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3年12月7日,我院召开医务社会工作教研室首次研讨会。副院长宋瑞捧、医务科科长刘长明、科教科科长马亚杰、骨科主任沙宇、整形外科王军杰主任、护理部副主任王东阳及医务社工教研室硕士生导师代表、临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聚焦医务社会工作领域,深入探讨了医务社工政策、教学计划、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的关键议题。
会议首先听取了我院医务社工教研室副主任、护理部副主任王东阳对我院医务社工建设的阶段性汇报。王东阳主任从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的政策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与会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政策背景。他紧接着介绍了医务社工的模式分类以及国际社工数据统计,为进一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全球视野。此外,他详细介绍了我院医务社工教研基地的筹建过程,其中包括内外妇儿、急危重症、社区、门诊、大健康、保护性个案等专科化服务内容。最后,王东阳分享了医务社工医教研训基地的教学计划,为培养高素质医务社工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院医务社工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宋瑞捧在会上强调了医务社工的独特性。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有机统一,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强医疗服务价值与内涵的体现。她强调医务社工既不是纯粹的社工,也不是医务人员,而是服务于临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高级专业人员。在教学中,她鼓励结合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根据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医务科科长、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刘长明对医务社工的重要性表示了高度认同。他强调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缺少桥梁的状况下,优先培养医务社工,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服务理念。刘长明指出,培养出合格的学生需要全方位的培训,包括医院管理学、医学人文学、应用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科教科科长马亚杰分享了相关经验,强调医务社工在服务中具有感染力,对医院形象产生正向引导。他认为医务社工是基层桥梁,培养好将带来多方面的受益。马亚杰呼吁制定医务社工服务质量管理规范,以适应学科人才同质化发展。
会议还特别关注了医务社工未来规划走向,硕士生导师代表整形外科王军杰主任讲解了国内外医务社工的亮点和与当地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建议我院从院校深度融合社工培养模式的路径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医务社工“郑州模式”。
硕士生导师代表、骨科主任沙宇对我院新增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群体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树立责任意识,有立德树人之念;二是要精进业务,有守正创新之能;三是要善待学生,有良师益友之风;四是要精通教学方法,有教导有方之能。
医务社工医教研训基地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筹建,于2023年9月20日正式成立。该基地致力于培养和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打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做出卓越贡献。该基地由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河南省居家健康管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卫健委膝关节运动损伤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基地下属的医务社会工作教研室组成,拥有较强的医务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及培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