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饿到“胃痛”,为何饱餐后腹如“刀割”?!

发布时间:2024.09.13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60

饿到“胃痛”,为何饱餐后腹如“刀割”?!


4月前,43岁的王师傅在工地高空工作到23点,离开工地后误了晚餐的饥饿“胃痛”感如往日一样由然而生,同工友们饱餐后回到住宿处。王师傅随后感到“胃痛”加重,逐渐蔓延,疼痛加重至刀割样,身体蜷缩一团,在工友的帮助下紧急送往我院治疗。


医生发现,王师傅入院后可见腹肌紧张,触诊板状腹,上腹部压痛明显,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游离气体,化验中性粒细胞升高。


综合以上,考虑患者初步诊断:王师傅可能是饱餐后消化道穿孔了!

由于饱食后胃内容物较多,通过胃穿孔流入腹腔的食物、消化液较多,结合腹腔穿刺情况,考虑腹腔污染严重,极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及脓毒血症,需急诊手术治疗。

目前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检查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选择在合适的急诊手术时间段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腹腔:



术后加强抗感染、护胃等药物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出院。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遂予以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规律治疗2周,停药1月后患者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复查胃镜提示胃溃疡穿孔处恢复良好。


关于消化道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最常见)、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而发生原因,常见有以下几种:


01

损伤性


腹部遭受钝、锐器伤、车祸撞击伤、消化道异物损伤、长期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误服化学或农药药品等。


02

慢性疾病


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胃癌、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等。


03

不良生活习惯


辛辣饮食、嗜冷饮、酗酒、吸烟等。



因此,消化道穿孔的预防,可从以上因素来着手及避免。


消化道溃疡引起的急性穿孔在临床上较常见。

胃十二指肠有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这一机制的破坏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而导致溃疡形成;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道溃疡的常见原因。

后者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多见,治疗中需注意消化道溃疡的预防;而前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道溃疡的检出率约为90%,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炎症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胃溃疡、消化道穿孔意义重大。


对于下列患者要尤其注意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根除:

011


有口臭、反酸与烧心、饱胀与食欲差、上腹部疼痛、打嗝及不明显原因消瘦患者;

02


明确的消化道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早期胃癌接受治疗者、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性胃炎及消化不良、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胃增生性息肉的患者。



在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中,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初次和再次治疗,而对于铋剂过敏、青霉素过敏、经验性根除失败≥2次的患者,需进行专业调整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对有功能腹泻、肠易激综合症、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肠道微生态不稳定的人群可予以益生菌辅助治疗,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耐受较差的患者可以予以中药辅助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根除耐受性及根除率。



虽然,消化道溃疡引起的消化道穿孔患病率在减少,这可能得益于胃病的早期诊断及护胃药物的运用,但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因还存在,因此,为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生率,一方面要治未病:从注意口腔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及辛辣饮食、少饮浓茶)、饮食要规律,以及合理运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另一方面要既病防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和积极治疗消化道溃疡。同时要注意,消化道穿孔一旦确诊,需及时寻求外科治疗,尤其老年人,否则因严重腹腔感染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