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

Voice Of Nursi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之声 > 护理新闻
护理之声

“三通三联”一体化——急危重症构建高效救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15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1384

我院急诊医学科积极响应改善就医体验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各项举措,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为目标导向,有效利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完善急危重症高效救治体系,加快构建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救治模式,努力实现患者救治各环节无缝衔接。

“一名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院前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医师在院前快速做出判断,考虑急性肺栓塞现场进行ECPR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及呼吸”这是院探索“三通三联”全新急救模式以来成功救治案例之一。

一、重症技术院前化,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流程,缩短有效救治时间。4月30日下午,53岁的朱老师因“胸闷20分钟”拨打120求助,院前急救医师到达现场后,患者自述胸闷症状明显,心率快,呼吸急促,患者病情及急查心电图结果快速传回院内,结合患者2周前行髌骨骨折手术进行术后制动的情况,专家意见考虑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性大。在救治过程中,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接到院前指令后心脏骤停救治小组快速到达现场,进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治疗,在ECMO转机的瞬间患者心跳恢复,从患者心跳骤停至ECMO成功转机,用时30分钟。我院实施重症技术院前化,将重症抢救技术前移到了院前,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实施更高级的生命支持技术。

二、信息共享,提高急诊急救服务效率加强院前院内衔接建立急诊急救高效衔接的流程,搭建患者数据院前院内实时交互信息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在院前救治过程中,急救人员第一时间评估病情,实时将患者病情相关信息传递至急诊科接到急救信息后,急诊科将启动绿色通道,激活导管室,提前调度血管外科的专家在导管室等候,返院完善肺动脉CTA后直达导管室,做到“医生等患者”,形成“应急管理、统—指挥、资源调度、协调有序、多科联动、高效运转”的救治格局,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更佳的治疗途径及方案,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接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

三、高效救治,患者转危为安。返院后立即送患者直达导管室,DSA造影提示左肺大面积肺栓塞,命悬一线。血管外科专家紧急行取栓、溶栓治疗,畅通闭塞血管,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转危为安。上下联动紧密协助,又一次成功抢救急性肺栓塞患者。早一分钟救治,就多一分希望。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时间窗”内的高效精准救治,才能赢得成功抢救的先机。在院急诊科的急危重症救治工作中,“时间窗”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构建全新“三通三联”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过程中,院以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确定性治疗时间为导向,严格时间节点把控,制定了涵盖创伤休克、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入院-转运的精准救治流程,持续推进关键节点的改进目标,进一步缩短了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

年来,我院急救联盟致力于以区域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最及时、最快捷、最规范救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功建设胸痛、卒中、创伤患者的救治等急诊急救大中心”,与联盟急救站联动,构建起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救治模式,形成救护车直通导管室、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流程,联通院前急救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抢救绿色通道,避免了时间、空间、地域的延误,有效提升了辖区内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水平,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急救是“与死神赛跑”的医疗服务,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危时刻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作为院前服务的一环,急救在解决危急重症患者如何及时入院得到救治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在构建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高效救治模式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院前院内信息的交互,需要依托5G等信息化技术,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院前院内的衔接,不断将急救环节前移,持续缩短患者所需救治时间,不断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区域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1715741962980926.png

现场进行ECPR高级生命支持

1715742026442338.png

ECMO上机成功

1715742076344064.png

ECMO上机后患者自主心律恢复

1715742128126115.png

血管外科专家在进行介入手术

1715742197642591.png

取栓前的造影情况

1715742231891400.png

介入取栓后的造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