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这项检查,有味道,但是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4.09.30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106
人人都有过肚子疼,但大多数人肚子痛的时候都会想可能是吃了生冷刺激食物,可能是夜里吹空调着了凉......

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种可能:
寄生虫
的确,伴随着如今卫生条件的提升,肚子痛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已经大大减少了,但寄生虫引起的消化道类疾病依然不罕见,如何才能知道肚子里有没有虫子?
答案是:
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也叫大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常规之一。粪便检查用于了解判断消化系统的问题,包括消化不良,消化道炎症、出血等,同时也是结直肠癌筛检最为简单、经济的手段。

1.一张大便常规报告单主要包括:
大便性状、颜色、潜血、白细胞、红细胞、虫卵等;
2.大便性状又称大便外观,检查结果一般正常提示为:
软便,异常提示稀便/糊状便/脓便等;
3.潜血结果一般为:

阴性/阳性,阴性提示正常,阳性提示目前存在出血的可能、寄生虫等,有形成分会根据镜检结果报每高倍视野可见红细胞的量/未见。

粪便的颜色主要受饮食品类及粪胆素影响,当摄入混合性食物时,则呈黄褐色;婴儿的粪便为黄色,主要因为婴儿的胆色素代谢功能尚未完善。食物、药物等可影响粪便颜色。粪便有少量黏液,但肉眼不可见。正常人的粪便色泽为黄褐色的柱状软便。

不同状态的粪便可能代表什么呢?

01
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常由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
02
米泔水样便 
由于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常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03
黏液便
由于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黏液附着于大便表面)等。
04
胨状便 
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05
脓血便
 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等。
06
乳凝便
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等。
07
鲜血便
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08
柏油便
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0ml)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
09
白陶土便 
因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所致,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11
细条便 
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主要对有形细胞、原虫、真菌、寄生虫卵进行观察,以便了解整个消化道及器官的功能或病理状态。
各个检查数值代表什么?

01
白细胞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
02
红细胞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出现红细胞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03
吞噬细胞
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急性出血性肠炎可见多核巨细胞。
04
上皮细胞
为肠壁炎症的特征,见于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05
真菌
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
如何正确收集样本呢?

01
检查前饮食
检查前3天尽量不吃动物血液性食物,如鸭血、鸡血等,不食用大量叶绿素的食物或含有铁剂的药物及维生素C,以免出现假阳性。
02
采样器械清洁
采样器皿要清洁干燥,避免水或其他物质混入,破坏其成分,出现假阴性结果。
03
避免样本污染
避免尿液污染标本,女性避免在月经期留取标本,以免影响结果
04
采样多少
采取大便中央的部位或者黏液脓血部分;若是腹泻稀便,取三勺(一般采集5克左右),采样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结果。

粪便采样不易过多或过少,应以适中取样为标准。不得混有尿液或其他物质,避免影响结果。
哪些人需要检查呢

建议大于40岁的人群每年一次,当然,家族有肠道疾病史者;
腹痛、长期便秘或腹泻者;习惯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饮食不规律者;
长期吸烟、喝酒、熬夜、运动少、压力大者;
或有以下任一症状者:
粪便变形,大便不成形;便意频繁,排便有不尽感;
排便次数改变,粪便带血或便中有黏液;
不明原因的贫血和消瘦者。